资本的流动本无可厚非,大家都欢迎什么样的资本呢?欢迎你来投资开办工厂,带动就业,拉动薪资,带动税收和福利,这样的实业资本我想任何政府都必然是100%欢迎的。
对于投机性资本,之前无数的案例都已经清晰的告诉你,巨量的投机性资本流入的时候是“鸡犬升天”,一旦自我增强和自我循环到达零界值,这样的投机性资本的天然本性巨量流出的时候,那也是“一地鸡毛”;而这样一地鸡毛的烂摊子最终会将愤怒转嫁到政府身上,终极的恶果就是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显然,前两天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的一番讲话已经很委婉的表达了整个担忧的路径:
中国内地买家为了对冲人民币贬值,而选择在香港购置房产,同时融资充足,令香港政府先前降低房价的努力付之东流,房价的飙升助长了香港市民的不满情绪,随着房价和交易量的再次快速飙升,本港楼市风险进一步的上升,必须防止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的进一步加剧,以免危及经济,甚至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
有人会说,凭什么就将脏水泼到内地买家身上,好事没我们的,那香港居民们难道不炒楼么?他们恐怕也炒得很凶吧!
港府的官员根据香港税务局的数据显示,上个月,非香港永久居民买家共有250宗交易,升至14个月以来新高,较6至9月平均值高出36%;9月非香港永久居民买家支付的印花税款高达5.06亿港元,比过去4个月平均值高出26%。14个月以来新高,较6至9月平均值高出36%;9月非香港永久居民买家支付的印花税款高达5.06亿港元,比过去4个月平均值高出26%,嗯至少从香港税务局提供的数据上来看,“北水南下扫楼”在数据上来看应该是吻合的。
香港政府一直在警惕房产泡沫的问题,而这一切的计划被汹涌而至的北水涌入所打乱,10月底香港金融监管局就对银行做出了审慎监管的要求,要求银行利用土地注册处的提醒服务来管理风险,并且要求银行需要降低抵押贷款的风险,检查最近的新抵押贷款的数据,这一切的行动均凸显了香港管理者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担忧。
而在9月份开始,HKMA就不断地要求香港的银行业汇报8月份开始的新批准的按揭贷款数据,可以说,前期调研准备的证据颇为充分。
事实上,北水不仅仅只是在香港的房地产终端市场上需要警惕,而从今年2季度开始,香港的土地价格也是不断地破纪录,但1季度开始就谨慎的香港本土的大型地产开发商在年中对于土地的拍卖就很谨慎不愿意高价投标,这给予了中国内地企业“机会”,他们大规模的吸收着高价的相关土地,导致现在不仅仅是相关房价的上涨,而更多的背后却是飙升的土地价格,北水流入,从土地到成屋,扫入一切。
要么政府不作为,最终刺破的并不是价格本身,而是香港政府高层官员口中的香港市民的不满情绪;香港的贫富差距的问题,也就是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口中所说的“香港市民的不满情绪”,这种贫富差距收入和资产价格直接的失衡关系,一直在这两年的香港不断地爆发,看似的冲突事件的背后,其实蕴含的就是香港社会中底层的不满情绪,而进一步上涨的房地产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必然会对当下的社会问题起到“火上浇油”;
这两三年香港社会背后的动荡和不安,我们或许无法体会到,或许我们也有所体会,但始终不敢像香港那样爆发,香港的小就使得问题似乎变得更加的尖锐,面对着房价,当下如果香港政府不作为的后果和风险或许将会很大;
然后香港政府高层官员上周五忽然宣布,将所有的二套房印花税提高到15%的计划,针对非本地居民须付15%的买家印花税继续适用,外加上新政统一规定的15%物业印花税,意味着海外买家在香港置业需缴付高达30%的税款。
全市场一片哗然,各家金融机构快速的下调了相关房地产类股票的评级,大部分调整成为了卖出,恒生房地产指数一度跌4.4%,创6月24日以来最大跌幅,为恒生指数四大行业分类指数唯一下跌的板块
香港的辣招够不够?或许还不足以阻挡信誓旦旦的“北水”,对于中国的这场资产荒背后隐藏的资本流动,甚至就算北京方面也没有太多太好的方法,或许香港政府还需要进一步行动,例如在土地拍卖环节上,但这必将直接面对着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香港精英们的智慧将会选择怎么去做,拭目以待,唯一可以知道的是如果选择不作为,那么很多后果和结果可以说是预见之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