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返佣啦外汇论坛,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周四(9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42个基点,报6.5269,为去年5月18日新高,连续9日调升,创2011年初以来最长连升。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5311,16:30收盘价报6.5246,23:30夜盘收报6.5270。
即期汇率方面,今日开盘后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普遍波动不大。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最新交投于6.5270附近,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则徘徊于6.5380附近,两地人民币价差将近100点。
市场人士指出,9月以来美元指数连续下跌、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是近几日人民币汇率加速上涨的主要因素,目前看美元很难重回强势,人民币年内仍有升值空间,不过预计阶段性双向波动区间趋于扩大。
近一个月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已从6.72一线回升至6.52,涨幅达到近2000个基点。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健恒表示,8月底以来人民币连续加速升值,其实是过去积累了长达2年的未结汇头寸及阶段性看空人民币头寸的反向平盘推动的,未来存在突破6.5的可能。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景彤则认为,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强势上升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国内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基本面的支撑,也有美元指数不断走弱、中美利差持续扩大、跨境资本流动管理趋严、中间价形成机制调整等因素的推动。
今年以来,中美利差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形成支撑。另外,7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155亿美元,环比下降26%。远期结售汇签约顺差26亿美元,连续第4个月保持顺差。外汇储备实现了连续数月环比上升,扭转了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减少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节节攀升,不少业内人士开始认为,人民币企稳正为货币政策的操作打开了空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大幅压缩短期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余额,可以达到“中性”降准的效果。
九州证券邓海清表示,货币市场流动性偏紧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超储率已经从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2.4%下降至2017年二季度1.4%的水平。流动性失衡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一,DR007与R007(同为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两者区别在于DR限定交易机构为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品为利率债)分化明显,反映出银行与非银体系的结构失衡;其二,同业存单发行量居高不下,大型银行资金相对宽裕、中小银行负债压力凸显,反映出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的结构失衡。
邓海清认为,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释放、央行预期引导加强,“降准”政策窗口期到来。其一,人民币进入趋势性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幅已经达到5.8%,汇率给予了央行政策足够的降准空间;其二,央行预期引导加强,市场对降准不会过度解读的可能性较大,对市场影响温和。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此前也提出了“中性”降准的说法。他认为,当前金融体系流动性压力较大,在整体流动性水平并非十分充裕的情况下,金融体系内流动性还表现出结构不均衡的特点。明明表示,所谓的“中性”降准,即是在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大幅压缩短期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余额,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操作配合降准,能保证流动性总量基本不增加的前提下修复结构性失衡问题。
不过,央行参事盛松成9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清华五道口金融家大讲坛”上表示,目前降准概率不大。他认为,降准的宽松信号太大,与当前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去杠杆的总体基调不符。降准和降息一样是有周期的,即开启降准后,一段时间内就不能升准。但目前中国经济还处于L型,L型会持续很长时间,没有到降准的周期。此外,增加基础货币供应能够和降准一样,起到增加银行流动性的作用,因此央行会选择政策信号没有那么强的货币市场工具(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点对点增加基础货币供应,而不是降准。
|